当前位置:首页 >> 陕西单招信息 >> 陕西单招试题及答案语文人教版

陕西单招试题及答案语文人教版

xzy 陕西单招信息 712

陕西单招语文模拟试题(人教版)
(满分150分,考试时间120分钟)


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

(一)论述类文本阅读(本题共3小题,9分)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3题。

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
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,其核心在于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乡土文化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归属,更在生态保护、社区治理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。例如,传统村落中的“风水”观念,实则是古人对自然环境的科学认知与尊重;而乡规民约中的集体意识,则为现代社区管理提供了借鉴。因此,重新审视乡土文化,并非怀旧,而是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。

  1.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    A. 乡土文化的价值仅限于提供精神归属。
    B. “风水”观念是封建迷信的典型代表。
    C. 乡规民约对现代社区治理毫无意义。
    D. 乡土文化对生态保护具有借鉴意义。

  2. 作者认为重新审视乡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?(3分)

  3. 请结合文本,简要分析乡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作用。(3分)


(二)文学类文本阅读(本题共3小题,14分)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4~6题。

篱笆·女人·狗
月光下,老宅的篱笆墙拖出长长的影子,李婶蹲在墙角,轻轻抚摸着那只陪伴她十年的黄狗。儿子进城后,只有这条狗和半亩菜地陪她度过一个个黄昏。篱笆是男人生前扎的,如今已歪斜,她却始终不肯重修,仿佛那歪斜的篱笆里,藏着岁月的重量。

  1. 文中“歪斜的篱笆”象征什么?请简要分析。(4分)
  2. 结合全文,概括李婶的形象特点。(6分)
  3.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艺术效果。(4分)
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
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4小题,16分)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7~10题。

贾谊《过秦论》(节选)
秦以区区之地,致万乘之势,序八州而朝同列,百有余年矣。然后以六合为家,崤函为宫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,何也?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

  1.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。(4分)
    (1)八州而朝同列( )
    (2)一夫作而七庙隳( )

  2.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4分)
    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”

  3. 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(4分)

  4. 结合选文,谈谈“攻守之势异”的深层含义。(4分)

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1~12题。

杜甫《春望》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  1. 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?有何作用?(4分)
  2. “家书抵万金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(5分)

三、语言文字运用(20分)

  1. 下列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3分)
    A. 矫揉造作 不径而走
    B. 罄竹难书 再接再励
    C. 耳濡目染 迫不及待
    D. 饮鸩止渴 默守成规

  2. 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,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。(4分)
    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取知识,____。正如杨绛所言:“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。”

  3.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,保留关键信息,不超过30字。(5分)
   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壁画,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、服饰礼仪和艺术成就,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

四、写作(60分)

  1. 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   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这是屈原对理想的执着;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这是范仲淹对责任的担当。古人的精神追求,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?
    请以“传承与担当”为题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    要求:观点明确,论据充分,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。

参考答案(简析)

  1. D(A项“仅限于”错误;B项“封建迷信”与原文矛盾;C项“毫无意义”过于绝对。)
  2. 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,而非单纯怀旧。
  3. ①提供精神归属;②为生态保护提供借鉴(如风水观念);③为社区治理提供经验(如乡规民约)。
  4. 象征李婶坚守的过往岁月和孤独的生活状态。
  5. ①孤独坚韧;②念旧深情;③朴实勤劳。
  6. 通过细节描写(抚摸黄狗)和环境烘托(月光、篱笆),刻画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怀念。
  7. (1)排列次序,引申为统辖;(2)反抗,起义。
  8. 不施行仁义,而攻和守的形势已经不同了。
  9. 仁义不施,失去民心。
  10. 统一天下后,应从“攻”转为“守”,需靠仁政维护统治。
  11. 描绘国都沦陷、荒草丛生的破败景象,奠定全诗沉郁悲凉的基调。
  12. 对家人深深的思念,及战乱中亲情珍贵的感慨。
  13. C(A项“不胫而走”;B项“再接再厉”;D项“墨守成规”)
  14. 更在于提升精神境界
  15.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是研究唐代社会与艺术的重要资料。
  16. 略(围绕“青年应继承传统精神,勇于担当时代使命”展开论述)。

注: 本试题紧扣人教版教材重点,结合陕西单招考纲要求,注重考查语文核心素养。

协助本站SEO优化一下,谢谢!
关键词不能为空

免责声明

本站内容索引于公开资料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同类推荐
网站分类
最近发表
搜索
标签列表
咨询电话
13002977231
在线时间
9:00 ~ 23:00
在线客服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