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省份,单招院校发展呈现政策支持力度大、院校特色鲜明、专业集群效应强的特点。截至2025年,全省参与单招的院校达54所,其中公办院校占比超70%,涵盖交通运输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等12个专业大类。
国家政策层面,陕西省教育厅2024年发布的《示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规程》明确要求,单招院校需建立‘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’双轨制考核体系。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,该校2025年单招计划中,‘机电一体化技术’专业群采用‘五段式’实践教学体系,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,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2%,就业对口率超85%。该校招生办数据显示,2025年通过单招录取的学生中,63%来自县域中学,凸显职业教育普惠性。
院校特色发展方面,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‘工学五融入’育人模式,与西安地铁集团共建‘订单班’,2024年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00余名。该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全真模拟设备,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高职前列。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则依托‘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’,引入德国双元制标准,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获欧盟认证比例达41%,2025年该专业单招计划较上年增加15%。
专业集群建设呈现差异化布局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现代农业,其园艺技术专业群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‘农科教融合’课程,2024年单招报考人数同比增长27%。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护理专业群与陕西省人民医院共建‘临床教学医院’,实训床位达300张,2025年护理专业单招分数线较2024年提升18分,反映医疗类人才需求激增。
招生改革持续深化。陕西省2025年实施‘职教高考’改革试点,单招院校可自主确定职业技能测试权重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测试占比从40%提升至50%,重点考察考生现场解决机械故障的能力。该校招生负责人表示,改革后录取学生实操能力显著增强,2025级新生入学测试平均分较2024年提高12分。
面对生源结构变化,民办院校探索特色化路径。西安外事学院依托医学院资源,2025年新增‘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’专业,与20家养老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。该校单招宣传资料显示,该专业学生毕业前可获得‘1+X’老年照护证书,就业起薪较传统专业高30%。
数据表明,陕西省单招院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。2024年全省高职单招计划完成率达98.7%,较2023年提高2.3个百分点。随着‘技能陕西’行动计划推进,预计到2026年,全省将建成10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,单招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比例有望突破75%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