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知识选择题(部分)
| 题号 | 题目 | 答案 | 解析 |
|---|---|---|---|
| 2 |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| A | A 项表述颠倒,初次见面应用 “久仰”,好久不见应用 “久违”;B、C 项敬辞用法正确,D 项意象代指符合汉语常用习惯,故 A 错误。 |
| 3 |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| B | B 项中 “贮藏” 的 “贮” 正确读音为 “zhù”,而非 “chǔ”;其他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均无误。 |
| 4 | 下列各句中,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| C | A 项 “响彻云霄” 多形容声音极大,用于形容 “杜鹃花城” 的名声不合适;B 项 “各得其所” 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,不能用于形容马的神情与颈部的美;C 项 “锲而不舍” 指坚持不懈,符合对待灵感的态度,使用正确;D 项 “头晕目眩” 形容头脑发昏、眼睛发花,不能形容被感动的状态。 |
| 6 |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| B | A 项 “掌上明珠” 泛指被父母疼爱的孩子,并非特指小儿子;B 项 “憔悴” 形容人脸色差、精神不振,解释正确;C 项 “征兆” 是事情发生前的迹象,并非发生后;D 项 “踉踉跄跄” 形容走路不稳,与健步如飞相反。 |
| 10 | 根据语境,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| C | C 项中 “胆怯” 的 “怯” 正确读音为 “qiè”,而非 “què”;其他选项注音均符合规范。 |
阅读题
文言文阅读(廉蔺相关片段)
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答案:D)。解析:选文肯定了蔺相如以国家为重的大度,并非对他有 “些许不满”,D 项曲解文意;其他选项对廉蔺矛盾发展及人物行为的理解均正确。
翻译句子:①“已而相如出,望见廉颇,相如引车避匿”,译文为 “过了些时候,蔺相如出门,远远看见廉颇,就掉转车子避开他”。②“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”,译文为 “我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,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”。解析:翻译需注意 “已而”“引车”“先”“后” 等词,“先”“后” 为意动用法,要体现出 “以…… 为先 / 后” 的逻辑。
诗词阅读(柳永《雨霖铃》选段)
对 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” 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答案:C)。解析:句子无比喻、排比手法,也不涉及功业无成的伤感,仅交代了离别的时间(傍晚)、地点(长亭)和环境(骤雨初歇、寒蝉凄切),故选 C。
对 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” 写作技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答案:B)。解析:句子用简单的动作描写(执手)和情态描写(相看泪眼、无语凝噎),是典型的白描手法,未用夸张、虚拟想象,也非单纯靠行为烘托情感,故选 B。
现代文阅读(张生相关篇目)
解释语句含义:①“正打瞌睡,扔过来一个枕头”,含义为 “正好需要(或非常及时)”,指张生想让儿子露脸时恰好出现了合适的机会。②“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,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”,含义为 “张生想借儿子露露脸给熟人看,为自己再一次挣个面子”,点出张生行为的核心是为了面子。
场面描写烘托人物的方式及作用:通过邻居与警察争吵得脸红脖子粗,与张生儿子从容应对警察要求形成对比;再以围观人群的反应侧面烘托。作用是突出张生儿子处事沉稳的形象,反衬张生为面子活着的虚荣。
秦岭相关现代文阅读
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答案:D)。解析:A 项 “仅因阻挡冷空气” 表述绝对,秦岭还南迎暖湿气流;B 项 “完全依赖人工繁殖” 错误,朱鹮种群增长是自然繁殖与人工保护共同作用;C 项 “日历撕响” 比喻穿越隧道时跨越季节的感觉,并非隧道长度;D 项材料三多感官描写符合文意。
说明方法及作用:如用列数字 “年均涵养水源二百三十亿立方米”,准确体现秦岭水源涵养量;作比较 “相当于两座三峡库容”,将抽象数据转化为熟悉概念,增强直观性;举例子 “南坡的油菜花…… 北坡的麦苗”,突出秦岭南北气候差异。
语言运用与默写
语句排序:题目为美国周期蝉相关语句,正确顺序为③①⑤⑥②④。解析:先引出说明对象 “周期蝉”,再讲其生存习性,最后评价生存策略,符合逻辑链条。
句子补写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。解析:为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中的经典名句,需准确记忆无错别字。
关联词语填空:参考答案为 “因为;所以;才;进而;由此”。解析:前两句是因果关系,凿孔插木到铺木板是递进关系,最后引出典故,符合语句逻辑。
写作
高分思路:立意可从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切入;论据可引用《论语》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 论证网络行为规范,再结合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危害实例;结尾可提出 “技术赋能与道德自律双轮驱动” 的解决方案,升华主题。
评分要点:需做到立意明确,结构清晰(如 “提出问题 - 分析问题 - 解决问题” 的议论文结构),语言流畅,若有具体事例支撑,可提升得分档次。
